洱清沐民社会实践团:洱海生物多样性保护——从政策了解到实地体验

2021-07-07 78000

    7月7日上午,“洱清沐民”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张蓉的带领下,在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与大理州洱海管理局杨剑平副局长、大理州生态环境局段彪副局长进行座谈,交流了近年来州政府在洱海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所做的各项工作。

    段彪副局长首先介绍了大理州政府近年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所做的工作。大理因其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在生物多样性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进一步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州政府建立了大理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原淡水湖泊水体湿地生态系统、高山垂直带植被及生态景观、冰川遗迹、以大理裂腹鱼(大理弓鱼)为主要成分的特殊鱼类区系。    

    此外,州政府目前正着手苍山洱海生物多样性系统调查工作,以求为大理生态保护提供数据支撑。杨剑平副局长从加强制度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生物多样性恢复措施三个层面介绍了洱海管理局近年来的努力。包括禁止捕捞保护鱼种、限制民间放生、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人工干预强化生态恢复进程等。段彪副局长表示,大理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呈现出依法保护,科学保护和全民保护齐头并进的态势。

    张蓉做院情、学生实践团背景、目的等相关情况介绍。实践团成员就生物多样性恢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和两位局长展开了交流。段彪副局长以大理生态廊道为例,论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民共享发展的的生态修复模式。杨剑平副局长表示,生态廊道的建设让更多人感受到了生态修复的红利,绿色发展就是在发展和绿色之间找到平衡点,用最小的经济代价换取最大的生态效益。

    当日下午,实践团来到洱海生态廊道亲身体验洱海治理成果。洱海生态廊道,是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的简称,项目全长129公里,能有效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改善洱海水质,同时又兼具游憩功能。为让更多人了解洱海治理现状,实践团开启网络直播,让手机前的观众观看到洱海生态廊道如今的景象:小孩子在水边嬉戏,年轻人在自行车道骑行,新婚夫妇在草坪拍婚纱照,老年人坐在长椅上享受阳光。实践团介绍了实现生态廊道如今美景的一系列治理措施,包括790多公顷的生态修复和湿地建设,129公里的环湖生态廊道和若干环境监测站点,涉及23个村1806户居民的生态搬迁、30公里污水管网的完善和5个带有湿地修复功能的科研实验基地。本次长约2小时的直播,让817人次观众通过网络画面享受到洱海的碧水蓝天。

    此次座谈与洱海生态走廊实地探访,让实践团成员对大理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整体工作有了深刻体会,实践团成员一致表示。要按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不断将自身所学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把青春和党和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