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bwin必赢特聘教授戴家银、长聘教轨副教授潘奕陶邀请,来自厄勒布鲁大学的Leo Yeung和Anna Kärrman副教授做客第182期环境讲坛,在绿色环境楼231会议室与交大师生进行线下学术交流。此次报告由潘奕陶主持。
Leo Yeung作题为“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poly-/per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 in contaminated soil”的专题报告。报告提出,使用传统靶向检测方法可能会低估环境中新型/未知PFAS的赋存和风险,非靶向筛查和有机氟质量平衡分析的综合运用可有效估算有机氟化物的总体水平。在瑞典水成膜泡沫灭火剂污染区的土壤中,31种已知PFAS仅占可萃取有机氟EOF的15%,总可氧化前体分析可进一步解释15%的未知物质。通过可疑物筛查发现了来自7个类别的20多种新型PFAS。报告进一步介绍了前处理方法对检测有机氟总量的显著影响,以土壤为例,如果仅使用碱性条件萃取,可能会丢失90%以上的有机氟,而碱性萃取后再进行酸性萃取可以全面回收阳离子和两性离子型PFAS。
Anna Kärrman作题为“Analysis of 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 related to paper products and manufacturing”的专题报告。报告提示食品包装等纸制品中的PFAS可能是人体暴露或末端排放的重要来源,且造纸工业中PFAS的长期使用已被证实会导致环境排放问题。报告主要介绍了两项针对瑞典造纸工业区纸制品及附近沉积物的研究,并概述了PFAS分析方法所面临的难点和挑战。由于当前环境中潜在的PFAS数量众多且缺乏分析标准,有必要运用有机氟分析和氧化预处理等方法进行非特异性评估,并整体评估有机氟的暴露风险。
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质量平衡分析中的质量控制难点”“无机氟和未知有机氟的识别策略”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现场气氛热烈。
讲座最后为Leo Yeung和Anna Kärrman颁发了环境讲坛纪念证书,参会师生合影留念。
嘉宾简介
Leo Yeung,瑞典厄勒布鲁大学科学与技术学院MTM研究中心副教授。围绕全氟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开展长期研究:包括应用有机氟质量平衡法、LC-ToF MS和LC-MS/MS等技术在环境样品中识别和测量新型PFAS,进而研究其环境命运和归趋。其开发的有机氟质量平衡法已成为欧盟评估环境中未知有机氟总量的标准方法;在EHP、ES&T等环境领域权威杂志发表论文上百篇,他引上万次,h-index = 55(Google scholar);作为环境分析化学专家多次受聘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世界各地开展PFAS和POP等环境污染物分析的训练项目,并完成了多项瑞典环境保护署(Swedish EPA)资助的新污染物研究项目。
Anna Kärrman,瑞典厄勒布鲁大学科学与技术学院MTM研究中心副教授,瑞典毒理学委员会成员,EnForce研究中心副主任,《Kemisk Tidskrift》编委。长期致力于环境分析化学和新兴有机污染物领域,关注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微塑料等新污染物的环境分布、来源及人体暴露。在新污染物非靶向分析方法的开发、毒性驱动因子的揭示和鉴定方面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Analytical Chemistry和Water Research等环境和化学领域权威刊物上发表SCI论文80余篇,其代表作被选为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被引用数最多的文章Top 20。作为环境分析化学专家多次受聘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世界各地开展PFAS和POP等环境污染物分析的训练项目,并完成了多项瑞典环境保护署(Swedish EPA)资助的新污染物研究项目。